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 > 先天性心脏病
编号:13568520
优质护理模式开展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中的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
     【摘 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开展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2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结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术后优质护理可提升患儿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优质护理;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症

    文章编号:WHR2018072056

    先天性心脏病为遗传疾病,患儿常常出现机体免疫能力降低,体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1]。现阶段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和成年患者相比,患儿表达能力有限,且疼痛忍耐度低,因此为临床护理造成较大困扰,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十分重要。现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心胸外科收治的8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作用,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1~8岁,平均(4.81±0.32)岁,病程2~7年,平均(4.70±1.35)年;观察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1~9岁,平均(4.75±0.41)岁,病程1~8年,平均(4.61±1.24)年,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测量患儿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做好术后巡视。

    观察组患儿进行优质护理,首先患儿入院之后进行健康教育,为患儿家属讲解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原因以及手术治疗过程,确保其可接受。对理解能力差的患儿,可采用多样化宣教手段,如视频、报纸、手册等方式进行教育。心理护理,患儿入院后多会出现萎靡,身体状况较差,加之家长多出现焦虑和担忧等心理,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使用自身充足的理论知识为患儿家属排解疑问。为其讲解负性情绪对患儿的影响,通过为儿童讲故事的方式分散其注意力。疼痛护理,术后疼痛是造成患儿护理困难的重要问题,此时为患儿播放动画片分散其注意力。同时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多和患儿进行沟通,多和患儿进行小游戏,玩扑克或者跳棋。并发症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长期营养不足,同时身体抵抗能力弱,术后创伤也会造成应激反应,使得患儿常出现影响不良现象。因此术后为患儿补充虾、鱼等蛋白,补充瓜果、蔬菜等维生素。在心率功能方面,术后患儿易出现心肌水肿,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适当为其进行强心药物治疗。巡视过程中要重视伤口位置防止出现感染。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术后生活质量,参考CQOL(儿童生活质量量表)。主要项目为生理疼痛、精神状况、家庭支持、生活环境等。每项6分,总分为24分。2)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主要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分析。共8大项,每项5分,总分为40分,30~34分为十分满意,35~30分为满意,3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满意率。3)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主要为心律失常、术后疼痛、肺炎等。总并发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且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术后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率

    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术后疼痛0例、肺炎1例,总并发症为4.76%;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2例、术后疼痛3例、肺炎2例,总并发症为16.51%。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为胎儿大血管或心脏发育异常出现的畸形。现阶段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手术过程中会对胸部肌肉以及神经造成较大损伤,同时由于患儿术后抵抗力弱,易造成多种并发症[2]。

    常规护理中,护理流程由护理人员决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因此护理中较难系统化、全面化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护理的整个过程进行完善,护理过程流程化,从术前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并发症重视等方面进行护理。在护理中不仅可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也有显著提升。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此种护理方式受到患儿及其家属认可,有临床推广价值。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自身知识为患者解答疑惑,可缓解患者由猜想造成的心理压力。通过为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知识也可保证患儿家属配合护理,提升护理结果[3]。术后患者常因疼痛使得护理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进行疼痛护理为重要方式,通过玩游戏以及播放动画片等形式可分散其注意力,降低护理难度[4]。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患儿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因此此种护理方式对患儿预后有重要作用。针对并发症问题,护理中依据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5]。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为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并发症护理可显著减少患儿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和护理滿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秦金萍.优质护理服务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03):553-554.

    [2] 宋亚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19):121-122.

    [3] 郭巧燕.米力农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后优质护理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4):3413-3414.

    [4] 韩会敏.探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36):170-171.

    [5] 张梅,韦美丽,彭克芳,等.对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208-209., 百拇医药(安淑芬)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 > 先天性心脏病